《周易本义》清康熙内府刊本内容介绍
本次分享的《周易本义》为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所撰,刊刻于清康熙年间内府,是易学研究领域极具代表性的官刻善本。全书包含《周易本义》12卷、易图1卷、五赞1卷、筮仪1卷,完整呈现了朱熹对《周易》的注解体系与易学思想,兼具学术研究价值与版本收藏价值。
一、作者与典籍概况
朱熹(1130-1200),字元晦,号晦庵,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其理学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深远。《周易本义》是朱熹注解《周易》的经典著作,成书于淳熙四年(1177年),旨在回归《周易》本经原意,纠正汉唐以来象数派与义理派的偏颇,构建了以“理”为核心的易学阐释体系,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与易学研究的重要依据。
二、内容构成解析
- 《周易本义》12卷:核心部分,采用“经传分离”体例,将《易经》上下经与《易传》(十翼)分开编排,经文部分注重爻象本义的解读,传文部分则结合理学思想进行阐发,文字简练精当,注解深入浅出。
- 易图1卷:收录了“河图”“洛书”“先天八卦图”“后天八卦图”等重要易学图谱,这些图谱是朱熹易学思想的直观体现,对理解《周易》的象数体系与宇宙观具有关键作用。
- 五赞1卷:包括《周易赞》《伏羲赞》《神农赞》《黄帝赞》《尧赞》,以韵文形式赞颂易学的源流与圣人的功绩,展现了朱熹对易学发展脉络的梳理与认知。
- 筮仪1卷:详细记载了古代占筮的具体仪式与方法,从准备蓍草到得出卦象的步骤均有明确说明,是研究古代筮法制度的珍贵资料。
三、版本特色与价值
本次分享的清康熙内府刊本,具有以下显著特色:
- 官刻权威:内府刊本由清代皇家主持刻印,校勘严谨,字体规整(多为馆阁体),用纸精良(常见开化纸或连四纸),刊刻质量远胜民间刻本,文本准确性极高。
- 流传稀见:康熙内府刻书多为皇家收藏或赏赐重臣,民间流传较少,本次分享的版本完整度高,无明显残缺,是研究清代早期官刻本风貌的典型样本。
- 学术底本:该版本保留了朱熹原著的核心内容,同时可能融入了清代前期的校勘成果,是现代易学研究者校勘《周易本义》不同版本、梳理学术传承的重要参考底本。
四、适用人群与使用建议
本文件适合易学研究者、中国哲学爱好者、古籍版本收藏家及传统文化研究者使用。建议结合《周易》通行本对照阅读,重点关注朱熹对“太极”“阴阳”“卦变”等概念的阐释,以及易图与经文注解的相互印证关系。对于筮仪部分,可作为了解古代民俗与占卜文化的辅助资料。
注:本资源为古籍数字化版本,仅供学术研究与个人学习使用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,尊重古籍文献的版权与传承。
![图片[1]|周易本义.12卷.易图.五赞.筮仪.各一卷.宋朱熹撰.清康熙年间内府刊本.pdf|传烽国学](https://www.cfmind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周易本义1.png)
![图片[2]|周易本义.12卷.易图.五赞.筮仪.各一卷.宋朱熹撰.清康熙年间内府刊本.pdf|传烽国学](https://www.cfmind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周易本义2.png)
![图片[3]|周易本义.12卷.易图.五赞.筮仪.各一卷.宋朱熹撰.清康熙年间内府刊本.pdf|传烽国学](https://www.cfmind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周易本义3.png)
![图片[4]|周易本义.12卷.易图.五赞.筮仪.各一卷.宋朱熹撰.清康熙年间内府刊本.pdf|传烽国学](https://www.cfmind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周易本义4.png)
传烽国学资源目录在线文档,更新中:https://www.kdocs.cn/l/ckFP42Kgi738
THE END















